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三星本周宣布收購美國數位健康平臺業者Xealth,將整合自有穿戴裝置及後者的健康照護應用,以及龐大的使用社群。

三星表示,這項收購將可結合三星穿戴裝置技術及Xealth的數位健康平臺,串聯居家健康監控和醫院的臨床決策系統,提供一貫化預防式照護給廣大用戶。三星預計在2025年完成Xealth的收購。

Xealth是美國大型醫療體系Providence 2017年分拆出來,其投資者包括知名醫療機構如克利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Advocate Health和Banner Health、威斯康辛醫學院健康網絡、諾華、飛利浦、ResMed等。Xealth提供數位健康管理和分析平臺,讓醫護人員可利用工具如數位健康App、遠距監控工具掌握病患健康狀況。其工具能和醫院電子病歷系統串接加速工作流程、簡化照護工作,並且協助資料整合、分析,支援健康管理。

本項收購或許可讓三星穿戴裝置深化在美國消費者生活的角色。舉例來說,Xealth的醫院客戶可以介紹其病患以三星手錶蒐集心率、血氧或睡眠等資訊,用於平日健康管理或是慢性病預防。

而Xealth也可能提供夠多的潛在用戶。Xealth服務500多家醫院,包括Mass General Brigham(麻省總醫院 + 布萊根婦女醫院)、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醫療體系,和美國最大的非營利健康系統之一Advocate Health、與美國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大型醫療系統Banner Health,並有70多家醫療方案合作夥伴。該公司並宣稱其平臺遞送了10萬家醫療機構的1200萬份數位資產。

除了智慧手錶,三星還提供智慧戒指Galaxy Ring,而其孵化器C-Lab也培育出多家醫療科技公司,包括心電圖儀業者Wellysis、元宇宙居家健身應用程式FIVA、眼底鏡業者LabSD等。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7.10 16:55 臺北時間

時事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近日在臉書分享一段出國驚魂記。讓她讚嘆台灣醫療真的很棒。(翻攝自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臉書)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近日在臉書分享一段出國驚魂記。讓她讚嘆台灣醫療真的很棒。(翻攝自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臉書)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近日在臉書分享一段出國驚魂記。她日前帶著兒子前往新加坡旅遊,未料兒子在飯店泳池戲水時不慎摔倒,下巴撞地受傷,傷口長達3至5公分,緊急送醫縫合,雖無大礙,但醫療帳單金額卻高達1.3萬新幣(約新台幣29.7萬元),讓她忍不住倒抽一口氣,也讓她更加感念台灣的醫療環境。

陳欣湄昨(9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趟出國原本只是輕鬆旅遊與進修行程,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措手不及。她回憶,兒子當時剛從泳池上岸,身上包著毛巾,疑似踩到毛巾重心不穩,雙手來不及撐地,整個人跌倒、下巴著地,傷口裂開、鮮血直流。

她立刻為孩子簡單包紮,並送往當地醫院急救。由於傷口在臉上,她希望能妥善處理、不留疤痕,剛好在新加坡有人脈,便找來整形外科醫師進行縫合手術,包含上麻醉、縫針等處理。但看到最後帳單金額竟高達1.3萬新幣,讓她當場驚呼:「我真的倒抽一口氣!」

這次經驗也讓她有感而發,坦言醫療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幾針縫線或藥物費用,而是來自醫師的經驗與技術。她感嘆,「台灣的醫療真的很棒」,呼籲民眾要更加珍惜,「至少對醫護人員多一點友善與尊重」。

更新時間|2025.07.10 16:5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我怎麼可以比男生還胖?」是許多女性揮之不去的煩惱。對此邱筱宸醫師指出,女性體脂率高於男性其實是正常生理差異,主要受雌激素影響。她說明,雌激素會促進脂肪儲存,尤其集中在乳房、臀部及下腹部,分佈形態與生殖系統的需求相關,「脂肪是身體重要的能量儲備,可以為女性懷孕及哺乳期間的胎兒生長和乳汁分泌提供支持」。

◎ 健康醫療網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邱筱宸醫師指出,女性體脂率高於男性是正常生理差異,因為雌激素會促進脂肪儲存,尤其集中在乳房、臀部及下腹部。(取自貼文)

夏天來臨,不少女性開始想穿起短版上衣或泳裝,卻又為小腹肉肉感到困擾。先前韓國女團BLACKPINK成員Jennie登上科切拉音樂節舞台,微微隆起的「小肚子」也意外成為熱議焦點。對於女性小腹凸起,有人認為是正常生理結構,有人則認為就是太胖了必須減肥,但其實也有可能是健康警訊。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邱筱宸醫師就為大家說明如何判斷小腹的成因,以及健康瘦小腹的方法。

女性體脂較高屬正常現象!與雌激素、基礎代謝率有關

「我怎麼可以比男生還胖?」是許多女性揮之不去的煩惱。對此邱筱宸醫師指出,女性體脂率高於男性其實是正常生理差異,主要受雌激素影響。她說明,雌激素會促進脂肪儲存,尤其集中在乳房、臀部及下腹部,分佈形態與生殖系統的需求相關,「脂肪是身體重要的能量儲備,可以為女性懷孕及哺乳期間的胎兒生長和乳汁分泌提供支持」。

女性肌肉量普遍較少,導致基礎代謝率低於男性,也是脂肪較易堆積的原因。邱筱宸醫師進一步表示,產後和更年期是女性體脂上升的高峰期。女性在這兩個階段荷爾蒙會發生劇烈變化,使得能量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失衡,且可能伴隨壓力與睡眠品質不穩定,就容易導致體脂肪上升。

小腹脂肪是保護還是負擔?醫:用2指標判斷

有人認為,女性小腹的脂肪是為了保護子宮和卵巢。「這樣的說法部分正確,適量的脂肪確實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但過多就會變成負擔。」邱筱宸醫師表示,國健署和肥胖醫學會均建議女性腰圍應控制在80公分以下。當腰圍超標時,就不能再用「脂肪是為了保護內臟器官」來解釋,而是要警惕內臟脂肪過多可能帶來的健康隱患。

邱醫師也提到,還有一類人體重看似正常、體脂率卻偏高,屬於隱性肥胖,也就是俗稱的「泡芙人」。特別是明明很瘦、但小腹明顯凸出的族群,同樣代表有內臟脂肪或皮下脂肪過高的狀況,可能伴隨代謝異常方面的健康問題。因此小腹脂肪是保護還是負擔,還是要根據腰圍和體脂率這兩項重要指標進行評估。

(取自貼文)

小腹凸起合併這些症狀要注意 可能是疾病作祟

除了肥胖外,小腹凸起也可能與婦科疾病有關。邱筱宸醫師解釋,卵巢囊腫或腫瘤可能會壓迫器官,使下腹部明顯凸出,同時壓迫到膀胱就會伴隨頻尿症狀。「最近有位患者因頻尿到泌尿科求診,但症狀未見改善。她也發現小腹變大,以為只是發胖,卻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她沒想過兩個症狀其實有關聯,直到轉至婦產科才確診。」

此外,子宮肌瘤,尤其是漿膜下肌瘤是向子宮外的腹腔生長,也會讓小腹隆起,有些患者還會摸到局部有不對稱的硬塊,或月經量變多;若是子宮肌腺症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是常伴隨經痛和腹脹。惡性腫瘤如卵巢癌、腹膜癌,因為腹水的產生也可能導致腹部在短時間內異常脹大,並影響食慾和體重。

邱醫師提醒,如果小腹凸起合併有上述症狀,建議及早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其他非婦科原因則包括慢性便秘或脹氣等腸道問題,與長期外食、久坐及纖維、水分攝取不足有關。脊椎姿勢不良導致的骨盆前傾,也會讓腹部在視覺上顯得較為突出。

別再盲目追求平坦小腹 快用3招健康瘦

「要追求健康體態,並不鼓勵僅以螞蟻腰、平坦小腹或極低的體脂率為目標,而是要評估整體的身體狀況。」除了控制腰圍外,邱筱宸醫師也提供了幾個健康指標供參考,包括BMI、女性體脂率介於21%至27%、骨骼肌率大於24%、基礎代謝率每日1200卡以上,以及內臟脂肪等級小於10。

若想在維持健康的基礎上減少腹部脂肪,邱筱宸醫師建議可以從三方面著手:

1.飲食調整:攝取高纖維和足夠蛋白質(每公斤體重1.2到1.6克),避免高糖和過多的精緻加工食品。另外也不鼓勵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避免肌肉流失和代謝率下降影響健康。

2.運動:強化核心肌群,例如腹橫肌和骨盆底肌訓練,以改善姿勢和內部支撐,同時透過阻力訓練如深蹲、啞鈴等增加肌肉量。規律的有氧運動則有助於控制內臟脂肪。

3.生活習慣改善:壓力和睡眠也是肥胖的影響因子之一。邱醫師提醒,有研究指出,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促進腹部脂肪堆積,這也是為什麼睡眠不足的人容易發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夏天想露腰又怕有小肚子?醫揭女性小腹凸3成因 是正常還是健康警訊這樣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李琦瑋/編譯

醫療機器人新創公司Mendaera Inc.近日宣布,其開發的手持式機器手臂系統「Focalist」正式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10(k)醫療器材上市許可,將用於協助進行超音波導引下的針刺操作,提升醫療操作的精準度與效率。

Mendaera的手持式機器手臂系統「Focalist」獲FDA批准,助攻微創穿刺手術。(圖/Mendaera官網)

Mendaera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Josh DeFonzo表示,「從器官取樣、血管通路到藥物注射等,精準的針刺操作是一項基礎卻極具挑戰性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讓這些程序在醫療系統中更安全、普及。」他強調,機器人技術已被證實能提升複雜手術的執行力,Mendaera也希望能將這樣的能力應用到日常醫療中。

延伸閱讀:拒絕原有客戶 Chef Robotics找對市場、殺出AI機器人血路

Mendaera指出,他們正在打造一種新型的手持式機器人,使精準手術在醫療保健領域中更加普及。

Focalist系統結合了手持控制、即時超音波影像與先進軟體,具備觸控式定位、機器手臂針具導引與持續追蹤針深的能力,可協助執行標準化、可重現的微創手術。Mendaera表示,這套系統能幫助臨床醫師跨越技術門檻,減少因經驗與技術差異造成的病患照護品質不一。

南加州大學臨床泌尿學教授Gerhard J. Fuchs表示,在泌尿與其他科別中,簡化超音波導引下的皮膚穿刺是提升效率與安全性的關鍵,Mendaera平台能降低技術門檻,進一步擴大微創手術的普及性與照護品質。

FDA已批准Mendaera的Focalist系統在美國用於兒科和成人患者的診斷或治療程序。

Mendaera將於今年起於部分醫療機構展開Focalist小規模上市,初期聚焦於泌尿科應用,例如精準腎臟穿刺取石(PCNL)手術。公司預期,該系統將於2026年全面推向市場,並逐步擴展至其他醫療專科。

資料來源:The Robot Report

瀏覽 30 次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政風室為提升院內醫護人員對醫療暴力事件法律認識與應變觀念,強化依法保障自身權益的能力,於8日規劃辦理「醫療糾紛與暴力處置暨廉政法紀教育宣導課程」,邀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王聖豪主任檢察官蒞院授課,透過專業法律講解與實務案例解析,協助醫事人員建構正確法律觀念與應對思維;本次課程由林副院長建中親自出席致詞,展現本院對醫療人員權益保護重視與承諾。

醫療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從言語辱罵、肢體攻擊、威脅恐嚇至騷擾行為,已嚴重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與執業安全;此次教育訓練著重於醫療暴力可能涉及醫療糾紛、醫療事故預防、爭議處理法及刑事責任等常見醫療暴力防治議題外,亦納入廉政法紀教育內容,宣導醫事人員應自律自持,遵守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建構區辨圖利與便民,強化對請託關說、利益衝突與不當影響之辨識與應處能力,並探討醫院保管民眾就醫紀錄,應如何妥善管理及維護病患隱私,以建立更堅實廉潔與安全醫療環境。

王聖豪主任檢察官以其多年檢察實務經驗,針對醫療暴力防治及廉政法紀議題作案例分享,提供與會醫護人員及採購行政人員維護自身權益及建構區辨圖利與便民等廉政議題與法紀觀念,使同仁在合法範圍內提供更加彈性且具效率醫療服務品質。

部立臺南醫辦醫療糾紛與暴力處置暨廉政教育宣導

林副院長建中致詞表示,醫療服務核心價值在於信任與尊重,而醫療糾紛與暴力事件不僅傷害醫病關係更威脅到第一線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希望透過法律保障與妥善支援機制,使員工在遇到暴力威脅時不再孤立無援;他也感謝臺南地檢署王主任檢察官專業指導,讓本院同仁能從實際案例中深刻理解醫療暴力法律本質與應對對策。

院方表示,本次課程參與踴躍,獲得院內各單位熱烈迴響,衛福部臺南醫院未來也將持續辦理多元形式防暴教育與法紀宣導,期望打造一個醫病雙方相互尊重、信任、安全且安心醫療服務環境。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2025年台灣耳科醫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5日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培訓中心隆重登場。本次盛會集結來自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國的傑出耳科專家,以及台灣近55位講師與座長以及聽力師共同探討耳科新知、耳部手術、人工電子耳及數位聽力照護等主題,引領電子耳照護與聽力醫學邁向新境界,為台灣耳科醫療注入嶄新動能。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作為雲林、彰化、南投地區唯一的醫學中心,彰基不僅肩負救人使命,也承擔醫學研究與教育重任。本次國際耳科研討會匯集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耳部疾病的多元面向,包括新生兒聽力篩檢、人工電子耳植入、暈眩症以及聽神經瘤等。陳總院長強調,彰基將持續致力於提升耳科診療技術,提供患者最優質的醫療服務,並推動相關研究發展,為民眾健康貢獻最大心力。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照顧更多聽障患者

2023年7月起,健保署開放補助18歲以下、雙耳極重度聽損(優耳聽力閾值 > 90 分貝)兒童進行雙側電子耳植入手術,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不符資格或費用差額問題,難以獲得完整治療。因此,彰基於同年成立「彰基電子耳基金會」,緣起於一位罹患白血病、突發雙耳聽損的年輕患者,在總院長陳穆寬教授的關懷下,啟發出一項照顧更多族群的行動。該基金會針對65歲以下、但未符合健保補助資格的病人,經過醫療團隊評估與社工諮詢後,協助其申請費用補助,讓患者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完成手術與復健,重返「聽見美好」的世界。

耳科主任許慶輝醫師指出:彰基在陳穆寬總院長的帶領下,不僅成立了人工電子耳基金,並在過去兩年成功完成9例植入手術,醫院在耳科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他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國內外的合作與創新,為患者帶來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自2012年起,衛福部全面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公費補助計畫,期望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嬰幼兒聽力障礙對語言與社會發展的影響。彰基早在政府推動前,即參與相關先驅計畫,長年推廣聽篩服務至中部地區,並以「一站式聽篩服務」與高準確率的追蹤管理體系著稱。

目前於彰基出生的新生兒,大多於出生後三日內完成第一次聽力篩檢,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檢查輕中度以上聽損。若初篩未通過,將安排於滿月時複篩;若仍未通過,則儘速安排進一步腦波檢查,以釐清為「感覺神經性聽損」或「傳導性聽損」,並於六個月內啟動助聽器與聽語療育,達到黃金治療期內的有效介入。

彰基的聽篩皆由院內專業聽力師群親自執行,篩檢品質與追蹤效率優於全國平均水準。透過這樣完善的制度,彰基得以及早發現不少有潛在需求的個案,並主動規劃後續治療與陪伴措施,真正做到與孩子一同成長、共度挑戰。

彰基聽力團隊長年堅持精準服務、創新整合,更首創「麻醉電生理檢查」技術,將麻醉室移入聽力室,造福多重障礙兒童與困難個案,提升檢查安全與準確度,並縮短診療等待時間。

蔡螢芷聽力師說明,彰基耳科聽力團隊長期致力於打造一站式的聽力篩檢服務。近年來,團隊更首創將「麻醉電生理檢查」導入聽力室,讓需要鎮靜或合併多重障礙的個案,能在安全環境中完成高品質檢查。團隊也導入「影像頭部脈衝檢查」,能更快速地協助眩暈患者進行鑑別診斷,落實全人全齡的健康照護理念。

彰基近年電子耳手術的穩定發展與整合能力,獲得耳科醫學界高度肯定,因此2025年耳科醫學會特別授權由彰基主辦獨立年會,作為推動台灣耳科醫療進步的重要據點。

台灣耳科醫學會理事長黃仲鋒教授表示,本次盛會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及耳科醫學會秘書長許慶輝醫師的鼎力支持下成功舉辦。會議邀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多國專家,以及聽力師與語言治療師參與,共同促進跨領域交流,為耳科醫療發展樹立良好典範。

本屆年會除耳科醫師與手術團隊參與外,也特別規劃多場以聽力師為主軸的專題討論,包括:「台灣聽篩面面觀」、「平衡檢查技術」、「聽力學臨床實務分享」等,提供聽力師難得的學習與跨專業交流平台。

中華民國聽力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特別提到,彰基在新生兒聽力篩檢領域推動「一站式」整合服務,成效卓著,堪稱國內標竿。並感謝彰基重視此項議題及籌辦如此規模盛大的會議,成功促成醫師與聽力專業人員的跨界對話與合作,共同見證並分享這份成果。

此次大會亦安排耳科手術影片競賽、挑戰性病例討論與併發症處置經驗分享等精彩環節,期待透過實務與創新激發年輕一代醫療工作者的學習熱情與專業信念。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